看到93歲的中船重工719研究所名譽所長黃旭華、82歲的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草王壩村原黨支部書記黃大發兩位全國道德模范代表年事已高,站在代表們中間,習近平握住他們的手,請他們坐到自己身旁。兩人執意推辭,總書記一再邀請,最后兩人在總書記身邊坐下。
總書記對兩位老模范如此關心和尊重,全場人都十分感動,大家長時間熱烈鼓掌。
隨后,習近平等同代表們合影留念。
會見后,兩位老模范接受了媒體采訪。說到當時習總書記請他們坐到身邊時,兩位老人都表示了沒有想到,很激動。
做夢也沒想到,習總書記竟然會把我請下來,坐在他旁邊,而且還把板凳給我拉過來,叫我坐下來……我激動得一時也不曉得要講什么話。尊重科學,尊重科技人員,尊重老人,今天給我的印象特別深。
總書記就喊我們兩個人,坐到前面去,挨著他坐,又讓工作人員把凳子遞給我們坐……總書記對我們老黨員關心,我們心里比較激動.
看到習總書記挪開凳子、將老人請到身邊的舉動,不少網友都為習總書記豎起大拇指。
那么,黃旭華和黃大發兩位老人是誰?
他們其中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中船重工第719研究所名譽所長、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
93歲的黃旭華院士,直至今日,仍舊續寫與核潛艇的不解之緣,堅持每天8點半走到辦公室,整理幾十年工作中積累下的幾堆1米多高的資料,他希望把它們留給年輕一代。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他曾說,“我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退休,只要身體允許,我就會繼續工作。”黃旭華曾被家里的兄弟姐妹們埋怨“不要家、忘記養育他的父母的不孝兒子”,其實,他只是一直默默無聞地為國家做著件大事。“時時刻刻嚴守國家機密,不能泄露工作單位和任務;一輩子當無名英雄,隱姓埋名;進入這個領域就準備干一輩子,就算犯錯誤了,也只能留在單位里打掃衛生。”這是剛參加核潛艇研制工作時,領導給黃旭華提出要求。黃旭華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就此隱姓埋名三十載未回家。另據媒體報道,1988年4月29日,中國核潛艇首次進行深潛試驗。64歲的黃旭華毅然決然同艇員們一同下潛,大大地鼓勵了艇員們挑戰深海的決心。隨著核潛艇里接連傳出100米、200米……的指令,黃旭華表情平靜、指揮若定,“內心里卻高度緊張”。試驗成功后,這個世界上第一位親自參與核潛艇深潛試驗的總設計師出艇后即興寫下:花甲癡翁,志探龍宮;驚濤駭浪,樂在其中!
另一位是絕壁鑿水渠的村支書黃大發。來自黔北山區的他,用36年的時間干了一件大事:修水渠,讓全村人喝上水。
他所居住的地方以前叫草王壩,海拔1250米,山高巖陡,雨水落地,就順著空洞和石頭縫流走,根本留不下來。上世紀90年代以前,當地村民用水極度緊張,常常第一遍淘米洗菜,第二遍洗臉洗腳,第三遍喂豬喂牛。“窮就窮在水上,一定要想法通上水,讓大家吃上米飯。”1958年當選草王壩大隊大隊長那年,黃大發下了決心。
黃大發在巡查水渠時眺望遠方當時年僅20多歲的黃大發,帶著數百個村民,靠著鋤頭、鋼釬、鐵錘和雙手,前后歷經30余年,硬生生在峭壁懸崖間挖出一條10公里、地跨3個村的“生命渠”,使草王壩每年糧食產量從原來的6萬斤增加到近百萬斤,群眾以黃大發的名字命名這條渠,親切譽為“大發渠”。即使用現在的眼光來看,這水渠仍是工程奇跡。此事跡一經報道曾一度引發千萬網友為大發叔點贊。黃大發則說“黨組織信任我,把草王壩村交給了我,現在,渠通了、電通了、路也通了,我交上答卷了。”就在今年,82歲的黃大發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榮譽稱號。